國家醫保局近日發布通知,自2023年10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醫院回款權取消工作。這是繼2019年啟動醫保基金與藥品、醫用耗材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試點之后,醫保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這一政策的目的是深化醫改,促進醫保、醫療、醫藥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降低醫藥流通成本,同時也解決了醫藥企業回款難的問題。
那么,取消醫院回款權具體是什么意思?它將對醫療行業帶來哪些新變革?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么是取消醫院回款權?
所謂取消醫院回款權,就是指取消公立醫院作為采購方和結算方的雙重身份,將原本由公立醫院與藥品、醫用耗材生產企業或配送企業(以下簡稱“醫藥企業”)之間的貨款結算事務交由醫保經辦機構代為結算。具體來說,就是將公立醫院采購的國家、省際聯盟、省級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和掛網采購產品的貨款由醫保基金直接支付給醫藥企業,并從對應公立醫院下月的醫保結算費用中抵扣。
取消醫院回款權的范圍包括所有公立醫院(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所有國家、省際聯盟、省級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和掛網采購產品。其中,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指經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并獲得《藥品注冊證》或《進口藥品注冊證》、具有國家或省級藥品目錄代碼的藥品;掛網采購產品指經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并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或《進口醫療器械注冊證》、具有國家或省級耗材目錄代碼的耗材以及按照醫療器械管理的體外診斷試劑產品。
取消醫院回款權的流程
取消醫院回款權的流程主要包括四個環節:數據上傳、票據審核、對賬復核和貨款撥付。
取消醫院回款權將帶來的新變革
1、對于公立醫院來說,取消回款權意味著失去了一項重要的自主權利和收入來源。原來,公立醫院可以通過與醫藥企業協商延長貨款回款期限或者索取回扣等方式來獲取額外收益或者補貼運營成本。但是,這種做法也導致了公立醫院與醫藥企業之間的利益勾結和不正當競爭,影響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和患者的合法權益。
2、對于醫藥企業來說,取消回款權意味著解決了長期困擾的回款難問題。原來,由于公立醫院掌握著貨款結算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往往會以各種理由拖欠或者克扣貨款給醫藥企業。
3、對于醫保經辦機構來說,取消回款權意味著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和任務。原來,醫保經辦機構只需要與公立醫院進行結算,而不需要直接與醫藥企業打交道。
4、對于患者來說,取消回款權意味著享受到了更加公平和透明的醫療服務。原來,由于公立醫院與醫藥企業之間存在利益輸送和回扣現象,導致患者往往無法獲得最優惠的價格或者最合適的產品。
綜上,取消醫院回款權是一項重大的改革舉措,它將對醫療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它既是對公立醫院運營模式的一次重塑,也是對醫藥企業發展模式的一次調整。它既是對醫保經辦機構管理水平的一次提升,也是對患者服務水平的一次改善。它將有利于促進醫保、醫療、醫藥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降低醫藥流通成本,保障患者合法權益。我們期待這項改革能夠順利實施,并取得預期效果。
(內容來源:國家醫保局)